首页 > 以案说法 > 知产干货分享 > 正文
推荐律师
  • 擅长领域:专利侵权、专利无效、著作权侵权...
  • 擅长领域:专利维权、商标纠纷、不正当竞争...
  • 擅长领域:商标纠纷,域名注册,著作权侵权
  • 擅长领域:专利诉讼,专利布局,商标侵权
  • 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认定与应对:企业合规经营指南应对:企业合规经营指南
    2025/7/18 9:42:32

    在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已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对于电商企业而言,明晰知识产权侵权的认定标准、应对策略及预防措施,是规避法律风险、实现稳健经营的关键。本文将从专业法律视角,系统解读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的核心要点,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合规指引。


    一、常见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解析

    电商场景中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具有多样性,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领域:


    • 商标权侵权:未经商标权人许可,销售标注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如假冒名牌服饰、箱包),或在商品名称、宣传语中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 / 近似的标识,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

    • 著作权侵权:盗用他人原创的商品图片、详情页文字描述、视频素材等,或未经授权转载具有独创性的内容,均可能构成对著作权的侵犯。

    • 专利权侵权:模仿他人已获外观设计专利的产品造型、包装设计并用于销售,或使用他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商品,可能触发专利权侵权风险。


    二、知识产权侵权的核心认定要素

    根据我国《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及电商平台规则,侵权认定需同时满足以下四大要件:


    1. 存在侵权行为
      行为人实施了未经权利人许可的侵权举动,如销售假冒商品、盗用知识产权成果等,这是认定侵权的基础事实。
    2. 主观存在过错
      包括 “故意”(明知商品侵权仍销售)和 “过失”(应当知晓侵权风险却未核实上架)两种情形。例如,明知是高仿奢侈品却低价销售,或未审核供应商资质即上架可能侵权的商品。
    3. 造成实际损害
      侵权行为需导致权利人的经济损失(如销量下降、利润减少)或声誉损害(如品牌形象受损)。
    4. 存在因果关系
      损害后果直接由侵权行为引发,即若无侵权行为,权利人的损失便不会发生。

    三、电商平台侵权认定的完整流程

    电商平台对侵权行为的处理遵循标准化流程,企业需了解各环节要点以应对:


    1. 投诉启动
      权利人向平台提交投诉材料,包括:
      • 身份证明(如营业执照、身份证)

      • 知识产权证明(如商标注册证、专利证书、著作权登记证明)

      • 侵权证据(如商品链接、截图、购买记录)

      • 要求平台采取的措施(如下架、封号等)

    2. 平台受理
      平台审核材料完整性,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并向被投诉企业发送通知。
    3. 调查取证
      平台核查侵权商品信息,要求被投诉企业提供进货凭证、授权文件等证明材料,必要时进行沟通核实。
    4. 侵权认定
      平台依据《电子商务法》《知识产权法》及平台规则,结合证据作出是否侵权的认定。
    5. 处理结果
      • 若认定侵权:平台将下架商品、扣分处罚、限制店铺功能,情节严重者关闭店铺。

      • 若不构成侵权:驳回投诉,通知双方处理结果。


    四、企业应对侵权投诉的法律策略

    1. 积极配合调查
      在收到平台通知后,24 小时内回应并按要求提交材料,避免因拖延导致处罚升级。
    2. 举证证明清白
      若主张不侵权,需提供:
      • 合法来源证据(如采购合同、发票、供应商资质)

      • 授权证明(如品牌方出具的销售授权书)

      • 自主权利证明(如原创设计底稿、著作权登记证书)

    3. 及时整改止损
      若确认侵权,立即下架商品,与权利人协商和解(如支付合理费用获得授权),并留存整改记录以备后续争议解决。

    五、企业预防侵权的合规方案

    1. 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 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明确商标、专利、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及侵权风险点。

      • 建立知识产权审查机制,对新品上架前的商标、外观、文案进行合规审核。

    2. 规范供应链管理
      • 选择具备完整资质的供应商,签订包含知识产权担保条款的采购合同。

      • 要求供应商提供品牌授权链文件,确保货源可追溯。

    3. 强化自主创新与保护
      • 对原创商品设计、包装、文案进行著作权登记或专利申请,形成自有知识产权壁垒。

      • 避免 “蹭热度”“仿爆款” 等行为,培育差异化品牌竞争力。

    4. 定期合规自查
      • 每月核查店铺商品信息,重点检查图片、文字、商标使用是否侵权。

      • 利用知识产权数据库(如商标局官网、专利检索平台)排查潜在侵权风险。



    结语


    知识产权是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合规经营是持续发展的前提。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强化风险防控、善用法律工具,企业既能避免陷入侵权纠纷,也能在遭遇侵权时有效维护权益。若需进一步的知识产权布局、侵权应对或纠纷解决,可联系本所专业律师团队,获取定制化法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