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以案说法 > 知产干货分享 > 正文
推荐律师
  • 擅长领域:专利侵权、专利无效、著作权侵权...
  • 擅长领域:专利维权、商标纠纷、不正当竞争...
  • 擅长领域:商标纠纷,域名注册,著作权侵权
  • 擅长领域:专利诉讼,专利布局,商标侵权
  • 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认定与应对的法律实务指南
    2025/7/21 11:04:59

    一、常见电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定性

    在电商运营场景中,以下行为均可能构成法定侵权:


    • 商标权侵权: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包括销售假冒商品),违反《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

    • 著作权侵权:擅自复制、使用他人原创商品图片、文字描述等作品,落入《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范围。

    • 专利权侵权:未经许可实施他人外观设计专利(如模仿知名商品造型),符合《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侵权情形。


    二、侵权认定的法律要件解析

    1. 侵权行为:需存在客观上的侵权事实,即未经授权实施了受知识产权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如销售侵权商品、使用他人作品等)。

    2. 主观过错

      • 故意:明知商品侵权仍销售(如明知是假冒 LV 包仍上架)

      • 过失:应当知晓侵权可能性却未履行审核义务(如未核实供应商资质即进货)


    3. 损害后果: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如权利人销量下降)、商誉损害(如品牌形象受损)等《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损害形态。

    4. 因果关系:需证明损害结果直接由侵权行为导致(如因卖家销售仿品导致正品销量下滑)。


    三、平台投诉处理的法定流程

    (一)投诉阶段

    权利人需提交符合《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材料:


    • 主体资格证明(营业执照 / 身份证)

    • 权利证明(商标注册证、著作权登记证书、专利证书等)

    • 侵权初步证据(侵权链接、截图、比对说明)

    • 投诉书(明确请求下架、处罚等诉求)


    (二)平台处理程序

    1. 受理审查:平台需在合理期限内审核材料完整性,符合要求的应在 48 小时内通知被投诉卖家(参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十四条)。

    2. 调查取证:平台有权依据《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要求卖家提供:

      • 进货凭证(采购合同、发票)

      • 授权链条文件(品牌方逐级授权书)

      • 原创证明(拍摄底稿、设计原稿)


    3. 侵权认定:需结合以下因素综合判断:

      • 商标近似度与商品类似程度

      • 作品独创性与被控侵权内容的相似度

      • 专利设计要点的覆盖情况


    4. 处置措施:认定侵权的,平台应采取《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必要措施:

      • 立即下架侵权商品

      • 视情节采取扣分、限制店铺功能、关闭店铺等处罚



    四、卖家应对投诉的法律策略

    1. 证据抗辩体系
      • 合法来源抗辩:提供完整进货链条(如正规发票 + 供应商资质),主张免除赔偿责任(《商标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

      • 授权抗辩:提交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著作权授权书等证明有权使用

      • 不侵权抗辩:通过设计要点比对、创作时间在先证明等主张独立权利

    2. 程序应对要点
      • 在平台指定期限内提交证据(通常为 3-7 天)

      • 对复杂案件可提交《不侵权申辩书》,附专业法律意见书

      • 对平台处理结果不服的,可在收到通知后 15 日内向法院起诉


    五、合规预防的法律建议

    1. 建立知识产权审查机制
      • 商标方面:通过商标局官网检索在先权利,避免使用近似标识

      • 著作权方面:对图片、文字进行版权登记,保留创作过程证据

      • 专利方面:产品上市前进行专利查新,规避侵权风险

    2. 合同风控管理
      • 与供应商签订《知识产权不侵权保证协议》,约定侵权赔偿责任

      • 明确授权期限、地域、使用范围,避免超范围使用授权

    3. 定期合规审计
      • 每季度对店铺商品进行知识产权排查

      • 对员工开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法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