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以案说法 > 知产干货分享 > 正文
推荐律师
  • 擅长领域:专利侵权、专利无效、著作权侵权...
  • 擅长领域:专利维权、商标纠纷、不正当竞争...
  • 擅长领域:商标纠纷,域名注册,著作权侵权
  • 擅长领域:专利诉讼,专利布局,商标侵权
  • 合法来源抗辩的客观要件
    2025/8/14 9:14:31

    合法来源抗辩的客观要件是证明侵权产品通过合法渠道取得的核心依据,需通过完整证据链体现交易真实性、来源可追溯性及对价合理性。以下结合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从交易凭证、来源明确、合理对价、领域差异、证据要求五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交易凭证的真实性与关联性

    1. 基础要求
      需提供直接关联侵权产品的交易凭证,如买卖合同、发票、付款记录等。例如:
      • 商标法中,供货清单需加盖供货方公章并经权利人核实;

      • 专利法中,交易记录需体现产品型号、数量与侵权产品一致

      • 著作权法中,复制品的发行需提供出版授权或进货凭证


    2. 证据形式
      • 原件优先:书证应尽量提交原件,复印件需注明 “经核对与原件无误” 并由提供人签名。例如,某专利侵权案中,被告仅提供供货证明复印件且内容矛盾,法院认定证据不足。

      • 电子数据有效性:电商交易快照、电子合同等可作为证据,但需通过公证或平台认证确保真实性


    3. 行业交易习惯
      小商品批发、个体经营等场景可能依赖口头协议或简易凭证(如出库单),法院会结合行业惯例判断证据链完整性。例如,个体商户提供入库单、物流记录即可初步证明来源

    二、来源明确的可追溯性

    1. 供货方信息的准确性
      需提供供货方全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准确信息,确保权利人可追溯源头。例如:
      • 商标法中,若提供虚假或无法核实的供货方信息,不视为 “说明提供者”;

      • 专利法中,被告未提供有效供货方证明导致抗辩失败。


    2. 证据链的闭合性
      交易凭证、物流记录、供货方资质需相互印证。例如,某商标侵权案中,被告提供的供货清单与货款收据均指向同一供货商,且供货方认可交易真实性,法院认定来源明确。

    3. 例外情形
      若供货方已注销或无法联系,被告需提供交易时的沟通记录(如邮件、聊天记录)证明曾尽到合理注意义务

    三、合理对价的判断标准

    1. 市场价格为基准
      支付价格需符合同类产品的市场行情。例如:
      • 某著作权侵权案中,被告以 15 元采购知名动漫形象产品,法院认定价格畸低,推定应知侵权

      • 《民法典》第 311 条要求合理对价需实际支付,并参考市场价格与交易习惯。


    2. 行业惯例的影响
      某些行业(如尾货处理、清仓销售)允许价格波动,但需提供合理解释。例如,二手商品交易中,价格低于市场价但附有折旧说明,可能被认可。

    3. 成本与利润的平衡
      采购价格需覆盖供货方的生产成本及合理利润。例如,某专利侵权案中,被告以接近成本价采购,法院结合行业平均利润率认定对价合理

    四、分领域客观要件的差异

    法律领域核心要求典型证据
    专利法产品通过合法销售渠道取得,交易记录符合行业惯例买卖合同、物流记录、交易发票
    商标法商品来源合法,供货方具备资质或授权品牌授权书、供货清单、货款收据
    著作权法复制品的发行或出租具有合法来源出版授权、进货凭证、委托制作合同


    五、证据收集的注意事项

    1. 完整证据链的构建
      需涵盖采购、运输、仓储、销售全流程。例如,某商标侵权案中,被告提供了采购合同、物流单、库存记录,形成闭合证据链,法院认定客观要件成立

    2. 证据瑕疵的补救
      • 若交易凭证存在瑕疵(如发票未注明产品型号),需通过补充协议、证人证言等佐证

      • 复印件需由供货方盖章确认,或通过公证增强证明力


    3. 电子数据的固定
      网络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需及时保存并公证。例如,某著作权案中,被告通过电商平台交易快照证明来源,法院予以采信

    六、司法实践中的裁量因素

    1. 经营规模与注意义务
      小规模经营者举证标准较低,大型企业需更严格审查上游资质。例如,个体商户提供出库单即可初步证明来源,而连锁超市需提供完整的供应链合同

    2. 产品或商标知名度
      若侵权产品涉及知名作品或商标,被告需提供更高标准的审查证据。例如,销售 “香奈儿” 仿品时,需审查供货方的品牌授权,否则推定应知侵权。

    3. 行业特性与交易习惯
      法院会结合行业惯例判断证据充分性。例如,小商品批发市场可能依赖口头协议,但需通过物流记录、付款凭证等形成间接证据链

    总结

    合法来源抗辩的客观要件需通过真实交易凭证、可追溯来源、合理对价领域适配证据共同证明。被告需构建完整证据链,注意证据形式与行业特性的结合;权利人可通过反证(如价格畸低、供货方虚假)推翻推定。司法实践中,法院会动态调整举证标准,平衡权利人保护与交易安全,最终实现实质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