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以案说法 > 知产干货分享 > 正文
推荐律师
  • 擅长领域:专利侵权、专利无效、著作权侵权...
  • 擅长领域:专利维权、商标纠纷、不正当竞争...
  • 擅长领域:商标纠纷,域名注册,著作权侵权
  • 擅长领域:专利纠纷、专利布局、商标检索
  • 如何用知识产权撬动企业核心竞争力
    2025/10/21 9:10:46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当下,各类中小企业凭借灵活的机制与独特的创意,成为市场活力的重要源泉。它们在探索新业务、开拓新领域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成果。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不仅是保护创新成果的 “安全屏障”,更是支撑企业长远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那么,中小企业该如何防控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并实现其商业价值呢?下面为大家详细解析。

    一、为何中小企业必须重视知识产权工作?

    当前,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相关法律体系也在持续完善,逐步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强化保护、全面保护” 已成为明确趋势。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而言,正是筑牢知识产权 “防护网” 的关键阶段。

    在市场实践中,商标抢注、专利布局的竞争早已从企业创立之初就已展开。若企业初期忽视知识产权保护,很可能面临诸多风险:刚打响的品牌名号,可能被他人抢先注册为商标;核心技术尚未申请专利,就被同行模仿,甚至可能遭遇反向侵权指控;宣传物料中使用的图片、字体等素材,若未关注版权归属,一旦企业发展壮大,可能因 “侵权” 问题导致前期投入的推广成本付诸东流。

    中小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这些早期未解决的知识产权隐患,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爆发,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可能让多年的经营成果毁于一旦。此外,知识产权保护并非 “临时补救” 就能见效。商标、专利的注册需遵循法定流程,从申请到最终授权往往需要一定周期;商业秘密保护体系的建立,也需从团队搭建、流程规范等基础环节逐步推进。若等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后再启动相关工作,要么核心知识产权已被他人抢先获取,要么需耗费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成本回购本应属于自己的权利,更有甚者,可能因过往的侵权记录留下法律污点,对后续的融资、合作乃至市场拓展造成严重影响。


    二、中小企业如何防控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中小企业在起步阶段,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类常见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提前做好防范:


    首先,在商标、商号(如企业名称、品牌名称)的使用上,务必进行全面核查。通过专业渠道查询相关标识是否已被他人注册或享有在先权利,避免因盲目使用而构成侵权,引发法律纠纷。


    其次,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网站、官方账号等平台所使用的图片、字体、文案等素材,不能随意选用。需明确素材的著作权(版权)归属,通过合法渠道获取授权,确保使用行为合规,防止因未经授权使用而陷入侵权争议。


    最后,对于从其他企业离职后加入的员工,要警惕其可能携带原任职单位的商业秘密,同时关注该员工是否涉及原单位的竞业限制约定,以及是否存在与原单位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相关的潜在纠纷,提前做好风险排查,避免企业卷入不必要的知识产权冲突。


    三、中小企业如何科学申请注册知识产权?

    中小企业申请知识产权,需坚持 “量力而行、精准布局” 的原则,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关键领域,核心是结合自身的商业模式确定重点方向:


    如果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聚焦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那么必须优先做好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等工作,构建完善的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同时,要密切关注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专利动态,及时掌握行业技术研发趋势,提前做好专利风险预警,避免陷入专利侵权困境。


    如果企业以传统产品销售或服务提供为主,依靠独特的商业模式或品牌影响力开拓市场,那么应将重点放在商标注册上,不仅要在国内完成核心商标的注册,还要根据业务拓展规划,提前布局海外商标,同时做好企业宣传素材、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版权登记,全方位保护品牌相关权益。


    无论属于哪种类型的企业,都必须重视商业秘密保护体系的建设。通过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商业秘密范围、加强员工保密培训等方式,防范商业秘密泄露,保障企业核心经营信息与技术信息的安全。


    此外,在选择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时,不能单纯以价格为唯一衡量标准,关键是挑选与企业需求相匹配、专业能力过硬、服务质量可靠的机构。企业可通过多渠道了解机构的资质、过往案例、客户评价等信息,进行充分的背景调查,确保合作机构能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


    四、知识产权申请注册后,中小企业如何行使权利?

    成功申请注册知识产权,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企业还需通过科学的方式行使权利,确保知识产权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第一,严格遵守各项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规定与流程要求,按时完成专利年费缴纳、商标续展等工作,确保已获得的知识产权持续有效,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权利丧失。


    第二,加强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对接。及时了解最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扶持措施以及奖励办法,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政策支持,借助外部资源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第三,密切关注市场竞争态势,重点跟踪主要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动态。一旦发现市场上存在侵犯自身知识产权的行为,要及时收集证据,迅速通过法律途径(如发送律师函、提起诉讼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侵权行为对企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与市场冲击。


    五、中小企业如何依托知识产权构建商业竞争力?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要想借助知识产权构建独特的商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其一,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积极借鉴国际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成熟国家的先进经验。这些国家在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保护等方面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吸收适合自身发展的理念与方法,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其二,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可邀请外部专业的知识产权顾问,结合企业的商业模式、经营目标、行业特点等,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布局、保护、运营等进行系统规划。企业负责人需亲自参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过程,明确战略方向,确保知识产权工作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契合。


    其三,重视知识产权成果的展示与推广。充分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或者积极参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主办的知识产权相关赛事、展览、交流活动,向市场、投资机构、政府部门充分展示企业的创新成果与知识产权优势,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与行业影响力,从而获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与资本关注,为企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其四,建立专业的知识产权保障团队。知识产权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与商业竞争逻辑,企业需配备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或与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团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专业团队的支撑,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申请、维权、运营等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确保企业在知识产权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